智元21亿控股上纬新材,具身智能奇袭科创板
- 科技快讯
- 13小时前
- 15热度
一家风电材料公司与一家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的股权组合,改写了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传统路径。
2025年7月8日晚间,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发布公告,宣告控制权易主: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两步操作,以约21亿元总价拿下公司63.62%控股权。
交易方案设计精密:智元旗下持股平台智元恒岳及致远新创先以9.41亿元协议受让29.99%股份;随后启动部分要约收购,以11.6亿元收购37%股份。原控股股东承诺以33.63%股份申报预受要约,确保交易完成。
01 收购棋局:两步锁定控制权
上纬新材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,2024年实现营收14.94亿元、净利润8868万元,主营环保耐腐蚀材料和风电叶片材料。而它的新主人——成立仅两年多的智元机器人,估值已达150亿元。
本次收购主体架构精妙: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,专为此次收购设立。其中智元机器人通过子公司持股49.5%,邓泰华控制的恒岳鼎峰持股49.5%(未来将由创始人及产业方持有),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持股1%。
这种“先锁价再募资”模式与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手法相似。以7.78元/股锁定31亿元市值的同时,为后续要约收购所需的12亿元资金预留了募资空间。
02 智元崛起:从华为系到机器人独角兽
智元机器人创立于2023年2月,创始人团队汇聚科技界明星人物。实际控制人邓泰华曾任华为副总裁,主导过无线产品线和计算产品线;联合创始人彭志辉(稚晖君)以“华为天才少年”身份闻名,B站280万粉丝见证了他从自动驾驶自行车到双足机器人的技术突破。
公司技术布局覆盖全栈能力:
硬件端:远征、精灵、灵犀三大产品系列,覆盖工业、商业、科研场景
软件端:自研具身基座大模型GO-1,实现小样本泛化学习
生态端:开源灵犀X1设计图纸与代码,联合发布百万级真机数据集
2025年3月腾讯领投、5月京东入局的连续融资,将公司估值推至150亿元高位,背后站着高瓴、红杉、比亚迪等顶级机构。
03 资本新路径:绕过IPO的“控壳术”
当宇树科技还在筹备IPO时,智元选择了更快捷的资本通道。收购完成后,科创板将迎来首家具身智能企业,这在新“国九条”与“并购六条”背景下具有标志性意义。
智元明确表示此举不构成借壳上市。“本次收购为通过‘协议转让+主动要约’方式取得控股权,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。”一位公司人士强调。邓泰华承诺取得控制权后36个月内维持控制权稳定。
收购逻辑清晰:上纬新材账上现金4.65亿元,净资产12.84亿元,年净利润超8000万元。以31亿元估值收购,既获得上市平台,又取得稳定现金流业务。
04 行业洗牌:融资战升级为上市卡位战
具身智能赛道正经历资本狂潮:
银河通用:7月获宁德时代领投11亿元
星动纪元: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
它石智航:5个月融资17亿元
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2028年达1080亿美元,占全球40%份额。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,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达23%。
智元计划2025年出货数千台机器人,商业化进程加速。本次收购不仅解决融资通道问题,更将上市公司新材料业务与机器人产业链融合——风电叶片材料与机器人轻量化壳体存在潜在协同空间。
交易尘埃落定,上纬新材复牌即涨停,市值跃升至37.67亿元69。具身智能企业竞速上市本是宇树、极智嘉等选手的赛道,如今智元以控股权收购实现弯道超车。
当科技创业者们还在实验室调试机器人关节时,智元已在资本棋盘落下关键一子。其意义不止于21亿元的交易金额,更在于改写了硬科技企业从技术研发到资本市场的跃迁路径。